8月29日,在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“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成果发布暨供需对接活动”上,“月球科学多模态专业大模型V2.0”正式发布,并将全面赋能“数字月球云平台”,加速月球科研与工程应用智慧化进程。
“月球科学多模态专业大模型V2.0”发布现场
本次发布的V2.0版本,在以下科研任务上实现了更为重要的突破——
在构造自动识别方面,支持用户上传影像、高程等多模态数据,模型可据此自动识别并分类月球表面的14种构造类型。目前,大模型的构造识别与分类准确率已超过93%。
在岩石智能分类与填图方面,基于多光谱影像与自然语言指令,实时反演并生成图文报告,精确获得区域关键成分和岩石的分布情况。
数字月球云平台智慧助手功能,赋能数字月球云平台完成与专业大模型API的深度集成,实现了对大模型核心能力的调用与系统级赋能,可以智能解析用户的文本指令,显著提升平台操作的效率与交互体验。
作为面向未来的科研与工程基础设施,“数字月球云平台”已汇聚了海量月球探测与研究数据,包括影像、地形、光谱、雷达、重力以及地质图等多源数据,提供科研态势感知、着陆区自动选址等智能分析工具,同时支持沉浸式科普体验,让科学研究更高效、工程实施更精准、科普教育更生动。
2024年数博会期间,66656金沙娱场城首次发布了“月球科学多模态专业大模型”。该版本模型在月球撞击坑的智能识别与分析方面取得突破,率先实现了对撞击坑亚类的自动划分和年代学判定,准确率超过88%。同时,基于超过4万篇科学文献的训练,该模型还实现了高专业度的科学文本问答能力,为多模态大模型在月球科学研究中的深入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本篇文章来源于《贵州日报报刊社》(2025-08-29)
原文链接:https://share.eyesnews.cn/news/news-news_detail-news_id-11515117029284.html